专业设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设置 > 正文

直播电商服务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直播电商服务

专业代码:730705

二、入学要求 

初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根据直播电商岗位需求和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职业分类规范,考确定本专业的职业领域如下表: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财经商务大类(73)

电子商务类(7307)

互联网和相关行业

电商选品、电商主播、视频创推、网页设计

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互联网营销师、1+X直播电商(初级)

五、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面向区域内开展电商直播服务和网络营销的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公司的企业发展需要,与连江区域电子商务公司改革和发展实际相适应。学生具有一定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职业发展基础,较好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热爱直播电商事业,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从事网络产品营销、电商主播、网上商铺运营、短视频制作与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此基础上,同时也大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满足更高人才的发展需求,打开全方位多层次发展自我通道。

六、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了解基本的商务礼仪常识。

(2)了解营销基础知识。

(3)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能使用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包括网络工具软件)处理日常工作文档,满足工作需要。

(4)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中所需的基本知识,包括:互联网综合运用技能、图像处理 Photoshop、短视频制作、电子商务网站制作等。

(5)掌握本专业所需商务沟通、客户关系管理、网店客服、网店美工、网络营销、网(微)店运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6)掌握电子商务日常工作中客户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接待和沟通能力,能根据服务规范和流程,进行客户服务。

(7)掌握软文写作的技巧,能提炼出产品卖点,并对产品进行包装,配合促销活动专题页面等的策划、设计与制作。

(8)了解电子商务物流的基础知识,掌握商品打包,订单处理,配送等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流程。

2.能力要求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一定的哲学、美学、伦理、计算、数据、交互、互联网思维能力。

(4)具有运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快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网络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能力。

(5)了解客户需求,掌握商品营销技能,有一定的商品营销策划能力。

(6)能够综合应用在线直播、 网店运营、 数据分析等知识进行电子商务活动, 掌握网络营销与策划的基本技能进行网络营销与直播销售。

(7)熟悉阿里巴巴、淘宝网的商务模式和运营特点,懂得如何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懂得如何开网店进行网上创业。

(8)能够根据网店推广目标,根据不同商品类型进行产品策划、分类管理;选择合理的推广方式,进行策划、实施和效果评估与优化。

(9)能够根据运营目标采集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并依据店铺、产品和客户等各类数据,对其进行分析与预测。

(10)能够正确进行网络营销,应对客户咨询、异议、处理客户投诉,进行客户个性化服务等。

3.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备网络交易安全意识,能防范个人信息泄漏,辨别网络欺诈,采用正规渠道实施网络买卖与支付。

(3)具有执行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与承压能力。

(4)具有基本的传统历史文化素养,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初步掌握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所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商业意识和自主学习与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独立处理问题。

(6)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七、课程设置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一) 公共基础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职业认知、职业生涯概述、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探索、职场探索、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求职材料准备、面试技巧及礼仪、就业政策与法规、自主创业等内容。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 职业道德与法治

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 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4. 哲学与人生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5. 历史

历史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6. 语文

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 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7. 体育与健康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8. 信息技术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助于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与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各种问题;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能力,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9. 劳动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10.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

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11. 英语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巩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使学生最有基本的语言素养,能掌握简单的饭店服务用语,学会常用菜肴的英语单词,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沟通交流,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等基本信息,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运用简单的英语表述工作和生活,具有就业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本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合作、善于沟通、主动学习的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12. 公共艺术(音乐鉴赏)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合作、善于沟通、主动学习的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专业技能课

13.市场营销基础

满足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技能要求,结合现代市场营销岗位要求,系统地阐述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策略,让学生充分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市场营销环境、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以及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14.电子商务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及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各主流平台的基本特点及相关的运营模式;了解电子商务企业基本岗位的技能要求,如掌握网页制作、网络商务信息收集与交换、网络营销、电子交易、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等知识;具备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简单网页制作和网页定位、对网络商务信息进行收集和交换。

15.网络营销

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网络营销方法与技巧、内容制作、关键词挖掘、商品标题优化、详情页优化等,完成各平台的内容投放,满足企业基础的营销需要。

16.图像处理

帮助学生掌握 Photoshop 软件,了解图形图像处理及相关的美学基础知识,熟悉图形图像绘制与编辑的规范要求和艺术手法,学生学习后能够为商品进行摄影、完成基础的图片处理等工作。

17.直播电商文案写作

帮助学了解直播文案策划与编写的相关内容,掌握商品标题、内容、脚本、话术等直播文案的策划编写。

18.客户关系管理

培养学生客户关系管理岗位的职业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从事客户关系管理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在实践上具有客户关系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19.企业营销策划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文案的写作方法、写作及推广技巧。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文案的基本认知、网店商品文案、微信文案、微博文案和软文的基本知识与写作技巧。本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网店商品文案、微信文案、微博文案和软文的基本知识与写作及推广技巧。

20.选品采购

帮助学生了解店铺确定整体运营节奏和选择相应有效的推广手段,确保店铺在发展思路和方向上没有大的偏差;通过精细化营销,提升经营效益,参照前期的访客量,总结出人群画像,然后在直通车中进行精细化投放。

21.主播素养

帮助学生了解素质体系中各素项及各层级结构的权重关系;了解选拔、培养、管理等客观实践的梳理和分析,阐明这些重要因素对主持人综合素质的直接影响;引导教学学生成为合格优秀的主播。

22.直播演练实务

通过使用当前最新的实用知识与操作技术,对于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帮助他们掌握电商直播核心知识与技能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掌握直播技巧。

23.短视频拍摄与剪辑

短视频实操教程,基于真实企业案例素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商短视频的策划、制作与运营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操技能、案例和方法。

24.新媒体运营

聚焦于新媒体运营本质,契合“两微一端”的前沿发展趋势,从企业运营的视角出发,详细地分析大量“10 万+”爆款标题、文案、短视频、H5等经典案例,系统地总结新媒体运营中的必备专业知识与实战技巧。零基础入门,可即学即用。在结束本门课程的学习后,学习者将具备运营微信、微博,制作 H5,拍摄短视频,参与策划活动方案等多方面的新媒体基础运营能力。

25.直播营销应用基础

通过开播前直播间搭建准备、直播账号的拟定,塑造主播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引导同学学会建设直播营销的团队,并灵活运用直播营销的策略,掌握直播营销的实践技能。

八、学时安排

本专业开设课程 25 门,包括 12 门公共基础课,6 门专业核心课,7 门专业技术课程,三年总学时为 3240 学时。公共基础课 1074 学时,占总学时数 3240 的 33%;实践

性课程(含企业顶岗实习 600 学时)教学总学时 2018,占总学时数的 62%。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课时

课时分配

各学期教学周数、周学时数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1

2

3

4

5

6

考试

考查

18

18

18

18

18

18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30

6

2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6

32

4

 

2

 

 

 

 

3

职业道德与法治

36

36

 

 

 

2

 

 

 

4

哲学与人生

36

36

 

 

 

 

2

 

 

5

历史

72

72

 

4

 

 

 

2

 

6

劳动教育

30

 

30

 

 

 

 

2

 

7

语文

180

180

 

4

4

2

 

 

 

8

数学

180

180

 

4

4

2

 

 

 

9

英语

180

180

 

4

4

2

 

 

 

10

信息技术

72

36

36

 

 

 

 

 

 

11

公共艺术

36

36

 

2

 

 

 

 

 

12

体育与健康

180

 

180

2

2

2

2

2

 

专业核心课

13

市场营销

342

170

172

4

4

4

6

 

 

14

电子商务概论

72

36

36

4

 

 

 

 

 

15

网络营销

72

36

36

 

4

 

 

 

 

16

图像处理

72

 

72

 

4

 

 

 

 

17

直播电商文案写作

72

36

36

 

 

4

 

 

 

18

客户关系管理

72

36

36

 

 

4

 

 

 

19

企业营销策划

144

72

72

 

 

 

 

8

 

20

选品与采购

252

 

252

 

 

4

8

 

 

21

主播素养

72

18

54

 

 

 

4

 

 

22

电商直播平台运营

72

 

72

 

 

 

 

4

 

 

23

直播演练实务

72

 

72

 

 

4

 

4

 

24

短视频拍摄与剪辑

108

 

108

 

 

 

6

 

 

 

25

新媒体运营

72

 

 

 

 

 

 

4

 

 

26

直播营销应用基础

72

 

72

 

 

 

 

4

 

 

综合实训

1

入学教育及军训

 

 

 

 

 

 

 

 

 

 

2

顶岗实习

600

 

600

 

 

 

 

 

 

 

合计

3240

1222

2018

28

28

28

28

28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

2.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2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

3.学校可根据需要适量聘请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中级以上职称,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5年以上,理论水平较高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同时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40学时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50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实训室名称

主要实训设备

数量(台)

承担项目名称

使用情况

自建/共建

计算机房

计算机

100

计算机基础教学,电商直播、客服

良好

自建

直播间

直播电脑

5

电商直播

 

 

培训室

办公设备

2

培训

 

 

摄影室

摄影器材

1

商品拍摄

 

 

运营室

运营电脑

1

直播后台运营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要求选用中职系列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重点教材或工学结合创新教材或行业最新技术教程。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重新组合,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扩展。

2.图书文献配备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等,并不断更新。

3.数字资源配备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数字教材、课堂素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对教材选用、图书文献配备、数字资源配备等提出有关要求。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采用“一专一辅一特长”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自始至终要以直播电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企业岗位需求为主体,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实用型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内以直播电商服务专业技能为专业重点培养方向,以直播电商技能为专业辅助培养方向,课外通过基本功练习、店铺创业实践、技能竞赛、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形式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一项专业特长技能。

2.教学组织形式

“互联网+项目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为以行动为主、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将互联网和项目教学融合到一起,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强大功能,建立微信公众课程、微信课程讨论群、项目课程云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将具体知识与技能融入到具体项目中,学生通过接受任务→自主学习→宣传项目,接收订单→项目介绍→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环节,完成知识和技能学习,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效果。

(五)学习评价

1.教学评价

1)课内评价。对于课内正常教学课程考核要改变原有的一次性考核决定学生成绩的方式,建立学习过程、理实一体和分层实施三位一体评价体系。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课堂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中说表现出来的职业能力、职业态度、团队合作等综合职业素养,使评价的结果更具科学性。要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两种形式并举,坚持中职教育理论够用、技能突出的原则,从而评价出学生的行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听障学生由于残疾程度不同,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存在较大差别,在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在评价中体现分层评价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重在学生学习态度评价。

2)课外评价。课外通过考核学生参与美食社团活动、自主创业实践、专业技能竞赛、专业活动等课外实践活动的成绩进行自我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评价。

2.各课程的考核

各类课程根据其特点,分为考察、考试及校外综合实习三大类。考察课程主要由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考核+实践(实训/实验)作业(报告)+期末技能模块考核组成,各部分成绩比例按照3:4:3的比例构成。考试课程采用过程评价、技能评价和期末考试三种方法结合的方式进行,各部分所占总成绩比例为3:4:3。校外实习评价采用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评价的方法进行,以企业指导老师为主,客观评价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和系部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系部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一、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3年的学习,学生必须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达到基本考核要求,成绩合格,最低毕业总学分应在专业规定学分以上,取得毕业证书,达到相应专业岗位上岗要求。

直播电商服务 - http://www.zzlis.com/zhuanyeshezhi/189.html

上一条:服装设计与工艺

下一条:中西面点

版权所有© 郑州轻工业学校 豫ICP备2021036111号-1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内容负责:宣传部

地址:郑州市中原区荣达路1号 电话:0371-65324415/67985138 邮政编码:450007